江汉大学学术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

发布者:张伟发布时间:2025-01-17浏览次数:42

 2024年度,校学术委员会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》《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》《江汉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》等相关法律规章规定,按照学校党委的总体部署,围绕学校学术评价、人才队伍、学科发展和学风建设等重要事项开展工作,切实履行审议、评定和咨询等职能,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学术事业发展。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工作报告如下:

一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职能,保障人才项目推荐质量

全年共召开6次全体会议。审议2024年度湖北省“楚天英才计划”楚天学者申报人选,同意学校推荐李明杰、刘旭文、李兆槐、彭晓娟、胡家念、王冀、夏宇、杜培培、陈子琪、杨婷等10同志申报2024年度湖北省“楚天英才计划”楚天学者;审议2023年度学术著作资助人选,同意学校对李俊、杨丽娟、张心怡、刘浩然、赵沪晓、王艺颖、邓锐、江丽、刘小燕、张芳、邓琬心、艾克文等12同志进行学术著作出版资助;审议江汉大学2024年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申报人选,同意学校推荐庄桂成、梁勇、王德宇、舒细记、刘志宏、王亚珍、丁建军、刘燕群等8位同志为江汉大学2024年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选;审议江汉大学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方案,同意针灸推拿学、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招生专业(类)更改选考科目和生物育种技术、安全工程、足球运动三个新增招生专业(类)选考科目;研究评议了江汉大学2024年优秀青年教师优先申报副教授人选,评选屈广玉、肖一帆、李兆槐、高矗、夏宇、甘来、喻聪、许丹云等8位同志为2024年优秀青年教师优先申报副教授人选;研究评议了2024年高水平人才破格申报教授人选,评选胡长峰、夏亦元2位同志为2024年高水平人才破格申报教授人选。

积极调动学术委员会的职能优势,建言献策,服务学校和城市发展。完成湖北省教育厅项目结题报告书审核,提升项目结题材料质量;结合武汉市重大工程科技需求、重大战略规划、重点产业和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问题,申报2025年度院士咨询研究项目建议选题5项。

二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,强化学术诚信规范

在新入职教师培训中,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。特邀校内外专家学者就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》及《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》进行专题讲解,组织教师集体演唱爱国歌曲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、观看纪录片《时代楷模:黄大年》,培养参训教师的家国情怀、职业精神和诚信意识,传承并弘扬教育家的崇高精神。全面、系统地组织开展校内民间学术头衔自查工作。

高度重视研究生开学第一堂课。组织在校研究生集中观看2024年湖北省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,邀请专家为研究生新生开展科学道德与诚信教育专题讲座,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水平,为构建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贡献青春力量。

学术伦理审查委员会切实履行职责,严格遵守科研伦理规范。2024年,委员会共受理了来自医学部、生命科学学院、体育学院、环境与健康学院、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、商学院等单位的146项科研伦理审查事项。

三、坚持守正创新,提升教学针对性

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选举圆满结束,秉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新一届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校教指委正式成立。新一届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《江汉大学混合式教学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教学管理相关制度文件,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。

加强学位授予权和专业设置审议。对柔性电子学、足球运动、智能制造工程等八个专业进行学士学位授予权审议,全面评估师资力量、课程设置、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,确保学位授予质量,为专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同时,开展新增本科专业、第二学士学位、修业年限调整及专业撤销等议题,综合考虑行业趋势、市场需求及教学资源,合理调整专业。

召开学科专题会议,提升教学质量,适应教育现代化。高等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聚焦AI课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,讨论教学改革方向,探索分层教学与AI技术的结合。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入研究艺体类外语课程改革,从教材、教学模式、英语小助手、自主学习中心等方面提出建议。大学英语部基于调研,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。

提升教材质量,促进教学创新。集中审核春季学期课程教材913种、教师专用教辅109种,秋季学期课程教材986种、教师专用教辅134种。确保马工程课教材和思政课教材选用率100%,优秀教材和近三年新版教材选用率均高于往年同期。